湘潭市广播电视台 熊劲松
电视纪录片在中国颇受青睐,电视纪实艺术展示着无限的魅力。优秀的纪录片总是过目难忘,因为它让人兴奋,鼓舞人心,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我们认为,有没有兴奋点是电视纪录片成败的关键。纪录片中的兴奋点应当是情节发展的高潮点、矛盾冲突的张力点。它不仅是编导心血倾注的重点所在,也是观众情感碰撞的交接之处。①没有兴奋点,创作者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缺乏兴奋点,纪录片黯然失色,观众索然无味。捕捉到奇妙的兴奋点,不亚于发现一个新大陆。在今天如此色彩斑驳的社会生活样态中,电视镜头聚焦什么,叙述什么,彰显什么,同样考量着电视人的精神高度、审美意趣与价值取向。把什么样的形象和兴奋点提供给时代,服务于受众,既是新时期向电视人提出的严峻考验,也是创作者内心需要认真填写的目标责任书。那么,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如何捕捉、放大并突出兴奋点呢?
一、题材新颖重大强化兴奋点
摄制什么内容的电视纪录片,题材的选择至关重要。矿体越大,含金量越高,开发价值自然就高。选题也是如此,题材越是重大,越是独特,就越具有吸引力,创作的兴趣愈浓,节目的成功率愈大。因此,必须精心选择、集中提炼那些重大典型的题材。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挑选到新颖独特的好题材,只有精选题材,才能采掘到富金矿。
纪录片在题材上大致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20多年来,中国纪录片《沙与海》《最后的山神》获亚广联大奖后,《回家》《山沟里的村庄》《八角街居委会》《三节草》《母亲,别无选择》《大官村里选村官》等一批精品获得国际大奖。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纪录片的选题,大体局限于人类学这个领域。可喜的是,这种状况已引起重视并有所改观。
《恩格贝的见证》在中国政治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创作中抹下了浓重而亮丽的一笔。②1995年7月,宁夏台与中央台《恩格贝之恋》摄制组深入到内蒙古沙漠,拍摄一部反映日本友好人士远山正英献身于中国治沙事业的纪录片。在“死人塔”的地方,看到连绵起伏的沙滩,到处是裸露的白骨。采访了解到,50年前,来自宁夏的一支抗日队伍在这里与日军激战,全部殉难。纪录片将历史遗留的现场画面作为切入点,用悬念引发兴奋点,然后展开调查、求证、采访,最后得出结论。专家评价,《恩格贝的见证》具有不朽的价值,它寄予了作者对阵亡将士的缅怀,告诫国人牢记民族血染的历史,印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体现了纪录片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创作理念和目的。其题材的重大和显要性,使兴奋点得到了有力的强化,令人刮目相看,欲罢不能。
二、故事高潮迭起涌现兴奋点
纪录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故事吸不吸引人,讲述得精彩不精彩。画面拍得再优美,解说词写得再漂亮,而故事平淡无奇,也是白搭。不要以为讲故事是电视剧的专利,故事也是纪录片的脊梁。故事集不集中,典不典型,是否出现高潮,直接涉及影响到纪录片的优与劣。
《岁月》不仅具有典型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历史的深邃感,而且具有让人回味的故事情节。评委评价《岁月》在20分钟内讲述两位老人50年前的故事,并且有情节、有冲突、有细节,是一部难得的佳作。③74岁的村民靳月英守寡至今,生活艰辛而充实。67岁的杨贵现任国务院扶贫办顾问,他始终没有忘记靳月英和她的家人。记者着力拍摄两位老人的人生命运,记录两位老人“难忘的记忆、执着的精神和特殊的情感”。两位老人的故事既并行又交叉,随着高潮迭起,涌现出悠悠岁月抹不尽浓情的兴奋点。
《真情永远》则是围绕一根主线讲述一对金童玉女的感人故事。1959年,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少先队员蒋含宇、彭淑清向毛主席献花系红领巾,由摄影师侯波拍下一张“听得见笑声”的照片,而后喜结良缘,幸福生活几十年。围绕这个大故事,片子记录了十个小故事,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不断推出兴奋点。其中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侯波的丈夫徐肖冰当时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负责拍摄纪录片。一天周总理通知他带队去广东拍部队抗洪救灾。飞机飞到南岭上空时,遇上恶劣天气,只得折回迫降在长沙。在住宿的地方,徐肖冰知道了主席要回韶山,于是向杨尚昆、罗瑞卿请求留下两个摄影队和两台机器,跟随主席回韶山拍摄。“这是天公作美,老天爷要把主席回家的电影留下来。”这是徐肖冰第一次向记者透露封存了40年的幕后秘闻。片子紧接着推出主席回到韶山的珍贵镜头。由于可视性强,不断探寻故事后面的故事,内容精彩,涌现多个感人肺腑的兴奋点,受到观众好评,该片也获得湖南广播电视评比一等奖、节目制作特别奖。
三、意境深远独特扩张兴奋点
通过形象化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把观众引入到一个理想的空间的艺术境界,也就是说,意境是主客体融会契合而透出生命情调的境界。它是主客观的统一,又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意境的根本美学特征是“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刘勰),“言外之意, 弦外之响”(王国维)。这种无穷之意,韵外之致,既从“言内”去体味, 更从“言外”去想象。“言外”在空间上的广阔性,“言外之意”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言外之意”自身具有某种不可重复性,就使之更加意蕴无穷,更显韵味情致,更具审美张力,这就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我们认为,对于诗歌,有意境才有艺术魅力。对于电视,有意境才会有画面的张力。深远独特的意境能更大幅度地扩张兴奋点,拓展人们的领悟空间。在这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中,观众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思维之花可以尽情开放。达到这种理想的艺术效果,说明电视纪录片与观众之间实现了融洽的交流。
获得国际大奖的纪录片《龙脊》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也得益于那种深远独特的意境。小寨村那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与贫穷落后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稚嫩的肩膀上,引发观众深深的忧思。尤其多次出现的那个经典的中国画镜头——贫瘠的山坡上兀自挺立着一棵小树,格外意味深长。全片赋予小树一种象征意义,山里娃读书不易,生存不易,但是他们仍然“累并快乐着”,这不正是编导所要张扬的那种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和奋发向上的抗争精神吗?显而易见,深远独特的意境能最大限度地扩张兴奋点,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四、运用同期音响营造兴奋点
纪录片吸引观众的魅力在于客观地有选择性地记录真人真事,展示真实的情感。原汁原味的现场同期声绝对可以为纪录片出彩,恰当运用同期声既可增强记录对象的真实性,又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还可增大传播的信息量。只要精心运作,巧妙提问,耐心深入,就能采录到理想的同期声,营造一个又一个兴奋点,这也是提升纪录艺术特质的上佳手段。
《公安分局》共6集, 长达6小时,舍弃解说,全用同期声,这种探索精神无疑值得肯定。片中同期声都是随着事件、情节和细节的同步发展而录制下来,有些比电影中的精彩对白还有韵味。试看两段:一位妇女带着男孩拖进值班室,推给民警说:“这个娃娃是个孤儿,没人照管,你们给领着吧。”说着她就要溜走,民警拦住她:“你咋知道他是孤儿?你又是咋认识他的呢?”妇女张口结舌,后来急哭了,就大声喊:“他爹妈两口子都吸毒,现在都在戒毒所里蹲着呢,我是他姑妈,我家也有孩子,如今我下岗了,他老呆在我家里我养不起,就给你们公安上领来了。”例二:一男子对民警说:“昨夜里三点多,这家伙(指头包纱布的男子)正在偷鸡,我抡起个酒瓶子朝这家伙的头上砸下去再加一顿拳打脚踢。老婆又喊来邻居,总算把这家伙治住了,就给你们送来,你们看一看,这就是这家伙拿的长枪。”民警打开枪筒说:“这枪膛里已经上满了子弹!”转身质问小偷:“哪里来的枪?”小偷还未说话,男子已从沙发上跳起来喊:“我还不知道这家伙上满了子弹呢,我把你这个婊子养的……”说着他又要扑向小偷……这些同期声真实生动,自然可信,有力地渲染了现场气氛,使观众深受感染,进入忘我的境界。
五、细节生动鲜活凸现兴奋点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细节是纪录片的细胞,是纪录片的活力所在。细节的捕捉有赖于编导深入生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敏锐度。成功的纪录片都在细节的捕捉上狠下功夫,因为生动鲜活的细节,能凸现兴奋点,在视觉上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这就是有时看完一部片子,具体情节也许忘记了,但生动的细节仍然浮现在眼前的根本原因。
乌克兰纪录片《天堂》长达15分钟,前后总共6个长镜头,没有一句解说,也没有任何音乐,却描绘出迷人的游牧民族生活情景。没有这些具体可感、看似平淡却生动鲜活的细节,这部片子恐怕是难以血肉丰满的。镜头一:春风吹拂草原,和煦的阳光下,一位健壮的乌克兰妇女在草原上埋锅烙饼。锅盖揭起时,香喷喷的面饼已烤好了。镜头二:两岁的胖男孩坐在花毡上,他实在困乏了,仍不放弃奶碗,哭几声后,四顾无人,便向嘴里塞了一勺奶酶,打阵瞌睡又惊醒。如此反复,奶碗滚落,孩子栽倒在花毡上睡着了。镜头三:夏日草原青翠无际,牛羊悠然吃草。小花牛嗅到奶香,把头伸进奶桶中,未料进得去出不来,急得哞哞叫。孩子们光着脚丫跑去帮忙,男人来了,女人来了,草原上一片欢乐。镜头四:昏暗的油灯闪亮,照着花毡上一排熟睡的人头。女人哼着小曲,收拾着餐具。镜头五:寒风掠过枯黄的草原,女人和孩子穿着厚实的皮装坐在牛车上,男人正在加固车上捆扎的帐篷,鞭子一甩,牛车远行……《天堂》靠长镜头客观记录,仅仅选取了游牧生活中几个看似平淡的细节,却把牧民的生存状态精要地表述出来,并营造出与大自然融洽相处、如诗如画如歌“天堂”般的意境。通过具体可感的典型细节,凸现一个又一个兴奋点,给观众烙下美不胜收的印象。
六、开篇不同凡响放大兴奋点
“开头第一句话是最难起笔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高尔基)电视纪录片的开篇当中,只有以最精彩感人的画面,匠心独运的构思,精致巧妙的制作,充分放大兴奋点,才能够勾住观众的视线,才能震撼人们的心灵。
四个朝圣的喇嘛迎着风沙前行,《朝圣的歌》回荡在雪域高原,巍峨的喜玛拉雅,清脆的摇铃声,飘扬的五彩经幡,浓郁的西藏风情,一种雄浑的蛮荒悲壮之美,让观众肃然起敬,这就是《西藏的诱惑》开篇产生的巨大诱惑力。
《方荣翔》选择了从舞台开始,到舞台结束的封闭式结构,把著名演员方荣翔的戏剧人生浓缩。拍摄一个人物片本身就难,拍摄一个逝去的人物则是难上加难。编导在开头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剧场舞台空镜头,画外音是方荣翔的唱腔和观众的喝彩。考虑到观众渴望领略方荣翔的风采的心理,创作者把视线一转,出现了医院紧急抢救动手术的画面,这就埋伏了强烈的悬念:手术结果如何?何时能见到主人公的舞台形象和生活形象?前一个空镜头,形成一个纵深的时空感,令人遐想。后一个场景收到先抑后扬的效果,使观众的渴望更为强烈。不同凡响的开篇,艺术性地放大了兴奋点,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七、再现真实情景培植兴奋点
由于许多珍贵生动的历史瞬间已成过去,编导可以借助一些主观镜头来弥补。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声光、场景模拟、演员表演等表现手法,再现历史事件,营造过去时空,用一种似真似幻的意向性的表达方式,形成看似难以捕捉、却又真实可信的历史气息。④再现真实情景不仅弥补了历史影像资料的不足,而且全片的画面语言起到支撑作用。它营造出强烈的时空感,为尘封的历史、逝去的人物注入活力,使叙事更为流畅,表述更为生动。这种手法在《世界遗产》《历史的转折点》《千年回望》等纪录片中经常运用。1999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英国纪录片《失落的文明》就常用此法,诠释和解读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文明的消失之谜,极具戏剧性和观赏性。试看其中一段:在特洛伊征战十年的希腊国王阿伽门农凯旋,在王宫浴室沐浴,门外是两个脚步的特写,那是王后和他的情人,随后是高举的斧头,国王惊恐的眼神,墙上是斧头挥动的影子,纱帘后藏着王后冷酷无情的脸孔。短短几个镜头,用光影、特写营造了那段充满阴谋和血腥的历史。
再现真实情景能有效地培植兴奋点,增大信息量。显然,这些再现镜头必须经过特技处理,在色彩、音响、光影、播放速度甚至画幅的大小上都与非表演镜头有着明显不同。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处理得贴切自然,就能使那种遥远而神秘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收到虚虚实实、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八、结局余味悠长延伸兴奋点
古人着文,讲究“凤冠、猪肚、豹尾”。对于纪录片,开头要叫响,结尾要别致,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首尾照应,一气呵成,才谈得上精品力作。在《最后的山神》的结尾,主人公送走了又一位故世的老人。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代猎人,又同时是最后一个萨满的特殊生命体验,主人公孟金福心情复杂地跳起了萨满。孟金福的母亲是鄂伦春乡最高龄的长者,她对着镜头生气地说道:“神走了,不会再来了。”最后的画面是俯瞰孟金福骑马踏雪走向远方。这一结局反映出编导的匠心独运和艺术功底,既富有意蕴,延伸了兴奋点,又体现了“自始至终形象地表现一个游猎民族的内心世界”的创作特色。
《岁月》的开头新颖别致,以悬念吸引观众,结尾更是让观众回味悠长。杨贵和靳月英在冯清海坟前祭奠过后,推出一组十分悠美的画面,琅琅的读书声渐隐,“当我们的采访就要结束的时候,两位老人又来到熟悉的山上……”画面定格,靳月英唱山歌的画外音渐起,全片结束。结尾紧扣主题,与开头遥相呼应,创造了一种回环往复、言犹未尽的审美意境。
参考文献:
①熊劲松《论电视深度报道中的兴奋点》,原载1995年第7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及1995年《中国新闻年鉴》
②③参见《中国电视获奖社教作品选评》
④王立红《多元化的电视语言:真实再现》2000年第11期《电视研究》
编辑:刘加莉